近日,从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和北投集团相继传来好消息:开云线上平台(集团)官方网站陈航国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获命名“广西交通运输系统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胡立楷获命名“广西交通运输工匠”和“北投工匠”,廖翼强获命名“北投工匠”。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听听他们的“匠心”故事。
“广西交通运输系统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陈航国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陈航国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设立在宏嘉公司,以“广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航国为领军人物,致力于解决生产工艺技术问题、培育产业工人成长成才、产生一批科技创新成果等目标,多措并举推动公司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陈航国(右)帮助产业工人分析图纸内容 韦甫诚/摄
工作室以开云线上平台(集团)官方网站“揭榜挂帅”科研活动为契机,邀请产业工人参与技术研发工作中,为推动科技立项、专利申报等工作凝聚“一线智慧”;定期开展焊接技能竞赛、检测技能竞赛等比武活动,大力营造“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干”的良好氛围,为产业工人职业发展搭建“比武平台”;组织焊接技能精英组成导师团队,并将导师带徒“传、帮、带”的作用融入日常工作中,帮助产业工人迅速掌握桥梁钢结构焊接工艺知识,为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和业务转型升级传承“工匠精神”。
工作室开展面向产业工人的培训活动 韦甫诚/摄
创建以来,工作室共助力完成宏嘉公司科技项目课题立项5项,专利成果申报10项,已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项。产业工人队伍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高速公路项目)“广西北投杯”职工职业技能竞赛、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项目劳动竞赛、全区住房城乡建设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等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中累计获得各类奖项13项,先后参与了世界最大拱肋整体提升跨径和吨位的钢管混凝土拱桥——平陆运河旧州特大桥等区内多个重点控制性工程项目建设,参建的兰州至海口高速公路广西钦州至北海段改扩建工程大风江大桥荣获第十五届中国钢结构金奖。
产业工人在技能竞赛上“捧奖夺杯” 韦甫诚/摄
“广西交通运输工匠”“北投工匠”——胡立楷
胡立楷,现为开云线上平台(集团)官方网站一公司技术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南湛1-3分部项目副经理。自2019年参加工作以来,胡立楷先后参加兰州至海口高速公路广西钦州至北海段改扩建工程大风江大桥、武宣至忻城高速正龙红水河特大桥、世界最大拱肋整体提升跨径和吨位的钢管混凝土拱桥——平陆运河旧州特大桥等拱桥建设,积极将技术装备、信息化成果、标准化管理及先进工艺工法等应用在大桥建设中,并敢于创新攻坚,在拱桥施工领域形成多项创新成果,有效破解桥梁施工难题,推动桥梁绿色高质量建设。
胡立楷(左一)和技术团队、施工管理团队讨论格子梁加工工艺 罗雄鹰/摄
在下承式钢箱系杆拱桥——大风江大桥的建设过程中,胡立楷组织建设团队解决了在有限空间中钢结构运输及高精度拼装的施工难点,完成了交通运输部科技示范工程中无感化施工的组织目标,实现了钢箱拱桥毫米级合龙的高品质建造目标。
在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正龙红水河特大桥建设中,胡立楷及其团队完成了新型H型钢塔架基础及支架的设计与施工、钢管拱加工制作及安装的控制管理,实现了对环境的零污染及钢结构全过程毫米级管控的质量目标。
胡立楷(左四)带领技术团队与施工队伍讨论方案 罗雄鹰/摄
在世界最大拱肋整体提升跨径和吨位的钢管混凝土拱桥——平陆运河旧州特大桥的建设中,胡立楷带领技术团队依托交通运输部重点科技项目《基于多源感知的智能化特大跨径钢管拱桥整体提升施工控制关键技术研究》,研发“基于多源感知的智能化特大跨径钢管拱桥整体提升施工控制关键技术”,通过集成多源感知大数据,联动提升设备和张拉设备的控制模块,并研发建立“平陆运河旧州特大桥数字孪生智能显控系统”,实现“状态感知、数据融合、算法分析、反馈输出、设备响应、精准调控”的大段拱肋整体提升高精度、高效率、高智能化可视化施工,实现了大桥施工过程结构状态检测、调整更加高效,保证了施工效率及安全,最终实现毫米级高精度整体提升。
2023年9月,平陆运河旧州特大桥成功完成中段拱肋整体提升 罗雄鹰/摄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截至目前,胡立楷所参建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均为100%,累计参与科研项目结题10余项,已获得授权发明2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外观专利1项,已发表专业论文2篇。他参建的工程先后获评“中国钢结构金奖”、广西“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广西建筑工程优质结构奖、广西钢结构金奖;所在项目班组先后获评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广西质量信得过班组一类成果”;参与研发的技术先后获得2022年第二届工程建造微创新技术大赛三等成果、优胜成果,2022年第二届工程建设行业高推广价值专利大赛三等奖等荣誉。
“北投工匠”——廖翼强
廖翼强,投身广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13年,现为开云线上平台(集团)官方网站工程管理部副部长,先后参建玉林至铁山港高速公路、梧州至柳州高速公路、贺巴高速(象州至来宾段)等大型项目建设,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创新研发和施工管理经验,用心血和汗水积累了一批科研成果。
廖翼强(左二)在施工现场指导青年员工 蔡柳媚/摄
梧州至柳州高速公路7标,全线长16公里,桥梁30座、隧道4座,桥隧比高达70%,是全线桥隧比最高的标段。廖翼强和团队创新研发了“一种混凝土圆柱环向附模脚手架施工方法”,该工法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并在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获评广西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三等奖。
2019年,廖翼强参与到“世界最大跨径的公路预应力混凝土部分斜拉桥”——培森柳江特大桥建设中,带领团队围绕交通运输部重点科研项目《特大跨径宽幅部分斜拉桥绿色快速建造关键技术研究》,开展“基于BIM的主箱梁快速建造技术研究”等十项关键技术研究,把“创新”贯穿大桥建设全过程,有力破解大桥建设的痛点、难点、堵点。
廖翼强(右二)带领团队检查箱梁内模安装情况 卢忠华/摄
围绕“品质建造、快速建造、智能建造、绿色建造”四个建造目标,廖翼强和团队在培森柳江特大桥的建设中交出了优异成绩:高质量完成国内同类型地质最大直径桩基施工,经专业机构检测,主墩全部桩基均为一类桩;单个悬臂浇筑梁段施工周期比已建成同类桥梁快4.2天,主箱梁总施工工期缩短了约5个月,刷新了同类型桥梁建造速度;解决了以往连续刚构桥腹板常见裂缝通病问题,560米长、29米宽的主箱梁无一处裂缝,大桥达到内实外美的效果;全桥184个索导管居中定位误差均在2毫米以内,全桥斜拉索索力误差控制在2%以内;主桥147个超宽幅现浇节段线形误差均控制在10毫米以内,最终实现毫米级合龙精度。
2023年6月,培森柳江特大桥建成通车 皮林采/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十多年来,廖翼强独著发表专业论文2篇,累计获得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省部级工法3项,企业级工法7项;参与研发的技术先后获广西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三等奖、第十八届全国交通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首届工程建设行业高推广价值专利大赛二等专利、第二届工程建造微创新技术大赛优胜成果等奖项;个人获评“广西知识产权实用人才”、北投集团“五四青年标兵”等荣誉称号。
开云线上平台(集团)官方网站将持续大力弘扬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激励广大员工以劳模和先进人物为榜样,勤于创造、善于创新,在广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线的平凡岗位上不断为建设交通强国,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新篇章不断作出新贡献。